首页

优美之家破解

时间:2025-05-26 02:24:47 作者:新华鲜报|树价值标杆!这些典型照见精神文明之光 浏览量:73584

  本报记者 李晓明 陆常青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桩成为当下最急需的“社区新基建”。然而,多位市民近日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不少老旧小区由于先天不足缺乏产权车位,在充电问题上面临着重重困境:私人自建桩不让装、小区电容不够、公共充电桩费用太高……那么,老旧小区到底存在着多少“充电焦虑”?对此,记者实地调查测评。

  现场

  现象1电桩之困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居住的天鸿公寓小区位于闵行区虹桥镇吴中路677弄99支弄,去年,他新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想在小区地下租赁车位上安装自用充电桩。但是在与小区物业、居委会沟通后,得知小区地下车位产权至今仍然在开发商手中,目前开发商没有授权安装充电桩的计划,因此无能为力。

  记者前往现场探访,小区分为地上、地下车位,其中地上车位51处,为临时公用停车位,地下车位则是固定长期租赁车位,共300多个车位,记者走遍小区发现没有一处车位安装了新能源充电桩。采访中,不少小区居民颇有怨言:“实在太不方便了,自己的小区没有一处可以充电的,现如今有新能源车的居民每次想要给自家的车充电只能开出小区,另觅其他地方充电。”

  居民许女士透露,小区物业曾经开展相关征询,收集了居民要求安装充电桩的诉求,已经进行了3年之久。登记人数超过150人,个人信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5页纸,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进展。

  记者联系了该小区的金虹居委和铭寰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回应,他们一直在与开发商尝试沟通安装充电桩的事宜,但是由于小区地下车库的所有产权都属于开发商,工程所产生的费用开发商暂时没有投入的计划,所以问题就此陷入了僵局。

  现象2电容之困

  家住浦东新区鹏岳路152弄鹏丰苑小区的市民顾先生近来很苦恼。由于通勤距离远,他购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本以为可以节约燃油费,却在排队充电上浪费了许多时间。有“里程焦虑”困扰的他每天下班后都要到公共充电桩排队给车充电,既费时又费力,他迫切想在小区内实现“充电自由”。

  但当他向小区物业申请安装充电桩时,却遭到拒绝。一是他的车位为租赁而非产权车位,不符合条件;二是小区电容不够,安装充电桩需要进行扩容。

  顾先生十分不解,他强调,小区地上地下共有约四五百个车位,但并没有固定的产权车位,都属于公共车位,车主无法购买或长期租用车位。所以目前小区里所有的电动车主都处于“车买好了,充电桩装不了”的尴尬状况。

  记者致电小区鹏七居委会,工作人员反馈,由于小区是没有产权车位的,所有车主如果需要安装私人充电桩的话需要小区全体业主商议讨论,之前业委会并没有通过相关的决议,所以安装私人充电桩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私人问题,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一定的平衡。同时,如果安装充电桩,就要对小区电容进行“扩容”,这会涉及相关费用,这笔费用由谁承担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小区目前正在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积极推进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扩容费用也会由第三方承担。但对于要使用公桩充电,有居民表达了不同意见:“公桩都是快充,对车辆电池的损耗会加大。”

  而在浦东高东镇杨园新村出现了相同的一幕。居民申请安装充电桩时,同样因为老旧小区电容不够,安装事宜无法推进。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电力公司,问清楚了整个申请扩容的流程。在“新民帮侬忙”介入下,物业及居委会等部门查看了地下车库,确定需要增加配电箱以解决加桩问题,并提交了扩容申请书,目前扩容方案正按流程推进中。

  现场3电费之困

  家住松江新凯城枫景苑小区的夏先生则面临着另一个困惑:小区内虽然都是公共租赁车位,但有业主已经安装了私人充电桩,自己申请时却遭到拒绝。之后,物业引入了公共充电桩,充电不仅要抢位置,电费还比私人充电桩要贵出好几倍,用起来有点“心疼”。

  夏先生讲,他们小区是一个大型小区,有地面和地下车库,车位数也相对充裕,但都是租赁车位,并没有产权车位,居民停车都是先到先得,按照每年1500元的标准缴费。随着小区内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他发现有居民在小区内安装了充电桩,于是近期他也购买了一辆新能源车,打算安装充电桩时却遇到阻碍。“物业称他们已经统一引进了公共充电桩,之后不再同意私人安装。”

  而在实际充电中,夏先生却常常面临“充不到电”的尴尬。“有时候下班回来准备用公共充电桩充电,要么是已经有其他车辆在充电了,要么是被油车占了位置。”更让夏先生郁闷的是,使用公共充电桩的电费也比私人充电桩要高出许多。“公桩全天都是1元钱1度电,私桩白天是6角,晚上10时后是3角,差得还挺多的。”

  记者与新凯城枫景苑的物业和居委会沟通,对方解释,小区地面地下车位一共有768个,平时停车并不紧张。最初开放安装私人充电桩也是为解决业主充电需求,业主也都签署了承诺书,承诺车位仅供充电使用,不作固定车位。之后物业与第三方签订协议,引入了公共充电桩,可以供小区全体业主使用,目前一共装了48个公桩,后续还将增加,对于占位现象,物业将加强巡查,一旦发现,及时通知业主挪车让位;对于费用高的问题,由于小区业委会尚未成立,后续待业委会成立后,可与第三方进行商议。

  建言

  建桩通道能否无障碍?

  老旧小区由于缺乏产权车位,很难顺利安装充电桩是居民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去年6月起新实施的《上海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小区自建桩的建设流程进行了规定:居民在建设安装自建桩前,应当书面告知物业服务企业。自建桩建设在自有产权停车位或者经产权人同意的租赁停车位(有效租赁期一年及以上)的,物业服务企业在收到居民书面告知后,应当配合电力部门开展现场勘查,确定有关配电箱、表箱安装位置,协助提供相关图纸资料和线缆通道等接入条件。自建桩建设在全体业主共有停车位上(有效租赁期一年及以上)的,须经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大会授权的业委会同意确认后实施。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租赁车位上,业主也是有权安装充电桩的,但在具体执行中却往往遭到开发商、物业、业委会等多方阻碍,往往引发矛盾。为此,市民呼吁,相关各方能否把“办法”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让申请安装充电桩的通道“无障碍”?

  电力扩容能否更明晰?

  由于原始设计电容总量不足,在引入新能源充电桩时需要扩容,这也是老旧小区需要面对的普遍难题。

  对于小区“电力扩容”,“办法”规定,在智能有序的充电方式下,小区电力变配电容量依然无法满足建设的,充电运营商可以向电力部门申请小区变压器增容。经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大会授权的业委会同意确认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提供增容所需的变配电设备安装位置、线缆通道(桥架)、表箱位置等电力接入条件。

  然而,对于小区电力增容所产生的费用该由谁承担,新增电容如何分配等问题,“办法”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会产生争议,最终导致充电桩安装事宜陷入搁浅。

  市民们认为,由于安装充电桩已成为了不少小区的“刚需”之一,在电力扩容方面能否尽快制定落地细则,让整个流程更清晰明了?

  充电费用能否更惠民?

  目前,不少小区为解决居民充电难问题,引入了公共充电桩。实际上,“办法”也鼓励充电运营商通过市场化手段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小区充电桩的开放共享的日常管理,由各参与方自行约定充电服务费收入的分配方式。

  然而,实际操作中,公共充电桩相对于私人充电桩较高的充电费用却饱受居民诟病。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引入公共充电桩的小区,收费价格普遍在1元至1.5元每度电区间内,相比私人充电桩3角至6角每度电的确要高出数倍。第三方运营公司也坦言,公共充电桩收取的费用,实际上由“电费+服务费”两部分组成,电费价格参照居民平均电价水平,而多出的部分实际上是“服务费”,包括“公桩”的建设管理、运维以及安全责任都由运营商负责,这些都需要成本。

  市民们希望,运营方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是应该的,但既然是引入到居民小区的公共充电桩,就应该更偏重公益性和普惠性,让小区居民在享受到便捷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实惠。

  (新民晚报)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

海口10月14日电 (记者 符宇群)“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次到海南希望可以感受当地特色风土人情。”14日,来自日本兵库县的大二学生福元円花在海口受访时说,首次到访中国,对海南黎族、苗族等民族的文化十分好奇,期待在此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奥运催生中国美食热:千年麦饼香飘巴黎

当今时代,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必须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理性看待。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是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给别人开药方治不了自身的病,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损害全球产供链稳定,损害新兴产业成长发展,损害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共同努力。我们敦促美方摒弃霸权思维,秉持开放心态,坚持公平竞争,切实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打造真正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贸合作环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完)

山东“赏花经济”释放“美丽效应” 春日“颜值”变“产值”

位于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的刘铭传墓园,顺山势而建,规模宏大。在葱郁的松树与花草之间拾级而上,便来到刘铭传墓前。上香、鞠躬、宣读祭文、绕墓冢一周……整个祭拜活动十分庄重。

中国队夺巴黎奥运首金 盛李豪家乡人送上祝福

“每个实验室有着不同的血液检测办法,最终哪种效果好,还是市场说了算。”郁金泰表示,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样本和相关技术都已经有了,标志物也很明确,现在只要有相关政策和资本愿意推动,很快可以推向市场。郁金泰表示,该团队研究人员正与一些公司进行商业化洽谈,预计基于GFAP的血液检测技术将于半年后应用到临床检测。郁金泰称,国内已有体检医疗机构和其团队联络,讨论将相关检测加入体检项目。

我国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立体性乡村建设,并非某单一领域的线性发展。因此,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第三个维度,是关注治理领域的全息效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